这个雪季比往年更不平凡。初雪飘起时,业界想起整个2020的起起伏伏,必定百感交集。

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,上一个雪季在本应创客流高峰的新春佳节的前夕,戛然而止。新一个雪季,中国滑雪产业重新上路,希冀收复失地。无论新一年年景如何,国内滑雪界始终秉承激流勇进、人定胜天的斗志。

疫情后的重生

中国雪场的发展,大致经历了竞技型雪场、发烧友型雪场、度假区雪场三个阶段。每达到一个新阶段,意味着中国滑雪产业出现了新的模式、加入了新的受众。

2020年的冬天,东北降温较早,立冬过后气温快速走低。东北雪场把握疫情后的“天赐良机”,以提早开启雪季来。松花湖在11月13日开板,比2019年早了三天。更快进入运营状态,对于雪场营收来说也有重大意义。

新雪季,中国滑雪市场还有一个新变化。国内疫情防控收效明显,然而国外病毒依然肆虐。对于过去更倾向于海外滑雪目的地的骨灰级雪友来说,今年只能在国内上雪。国内雪场有了一个为这批“意见领袖”制造刮目相看印象的机会。

雪场增加的客源,不止资深雪友。疫情压抑的大众出游热情,有望在农历牛年报复性反弹。梦幻般的冰雪世界,是不少游客的首选。

冬奥概念独有动力

北京冬奥会给冰雪运动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发展契机。

政策支持下,冰雪运动的推广以全方位态势开展。场地营建、装备生产为运动发展最好硬件准备,竞赛表演、体验活动、教育培训、校园冰雪、媒体宣传则将冰雪运动形象持续渗透到大众生活当中。再加上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发展策略,将经济较发达、但并非传统冰雪消费地区的华东华南,都纳入到全国冰雪发展的体系中。当这些新兴区域的消费力注入到冰雪运动中时,冰雪产业收获了全新的前进能量。

广州融创文旅“雪世界”

冬奥会为冰雪运动发展创造的另一个契机在于奥林匹克遗产。承办奥运的场地——包括已有的场地和专为奥运新建的场地——将获得奥林匹克品牌加成。未来这些场地在对外开放过程中,奥运会标签将成为场地吸引消费者的加分项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两大标志性场地——国家体育场(“鸟巢”)和国家游泳馆(“水立方”)——奥运后成为旅客必到的北京旅游景点,即使场地设施并不是完全对外开放。而承办冬奥会的滑雪场地,则在完成办赛使命后将开门迎客,实在的雪上运动体验加上奥运光环,令冬奥会场地更容易完成“从赛场到景点”的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