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奥25人名单和国足27人名单先后公布,郝伟和李铁两名本土主帅的名单选择也引发了一些小争议。

先来看郝伟执教的国奥队,其中鲁能球员有6人:门将李冠希、后卫赵剑非、中场黄聪、段刘愚、陈蒲,前锋田鑫。

再来看李铁执教的国家队,他在华夏幸福和武汉卓尔执教过的球员有董学升、姜至鹏、高准翼、董春雨、明天、李行和刘云。

然后有些球迷就不愿意了,说,你郝伟为什么国奥入选这么多鲁能球员呢?又说,卓尔只是升班马,你怎么能入选4名国脚呢?你们这么干,是不是有些私心呢?

或许有些人情世故,以前有的教练(土帅和外教都有)也偶尔出现过国字号名额寻租的现象,但是,带上自己的嫡系,其实还有两层很重要的原因。

首先就是,嫡系才真玩命,足球就像战争一样,不管古代还是现代,最能打的部队一定是领军将领的嫡系部队,你把一个将军调到另外一个陌生的部队,除非这个将军是战神,不管什么部队的士兵都对他崇拜有加(里皮刚来国家队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),否则肯定不行,而不管李铁还是郝伟,声誉还没有达到里皮这个地位。

再来逐个分析,以郝伟为例,他最重用的其实就是段刘愚,然后是黄聪,段刘愚在国奥队的表现都是非常出色的,几乎没有球迷不认可这一点,黄聪也表现很不错,能拼能传,陈蒲在郝伟首场比赛中就替补上场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,次战更是玩命导致受伤,赵剑非防守中规中矩,但定位球战术是亮点,田鑫打进了绝杀世界波,李冠希出场的比赛也没有失误。

既然嫡系部队不掉链子,那郝伟为什么不用呢?尤其是郝伟只有3个多月的时间,不用嫡系那才是脑子抽筋了。

李铁也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,召入嫡系自然也是无可厚非。

实际上,像此前99国青主帅成耀东,他在执教国青之后也是大变脸,以根宝基地9900一代为班底打造球队,当年高洪波首次执教国足,更是排除了很多大牌,用一帮名不见经传的球员打出了出色的表现。

其实,召入嫡系还有另一个原因,那就是在执教之处,嫡系还起到一个传帮带的作用,当然不是郑智那种精神和战术层面的双重传帮带,而单单是战术层面的示范作用。

比如李铁要求中场以及防守的硬度,要求球员的跑动,很多老国脚未必适应,也未必喜欢,这个时候李行、明天、刘云一顿疯抢,一顿玩命跑,李铁就可以告诉其他球员:这就是我想要的比赛属性。

而且他们在各自位置上玩命,相同和类似位置的球员如果不按照要求,那自然就可以放弃或者转入替补了。

等到了整个球队都开始100%执行战术纪律的时候,那时候的国家队自然就可以正常优胜劣汰了。

所以,没有必要对土帅指手画脚,总要给他们时间磨合和证明,其实,本土主帅地位不佳,和足协放权不够有一定关系,但也和舆论的习惯性阴谋论和习惯性轻视有着很大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