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:从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,分析胡铭媛竞争国家队主力的前景
2019-20赛季的排超联赛,辽宁女排仅取得了7胜8负的战绩,这支纸面实力可以争冠的球队,在14支参赛球队中只排名第6位。不过,虽然没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排名,但是主力副攻胡铭媛的发挥可圈可点,无论是进攻、拦网还是发球,胡铭媛的表现都不乏亮点。在排超公布的副攻排名中,胡铭媛以170分高居第一位。
作为球队的主力副攻,胡铭媛在攻拦两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,进攻端她打出了58%的超高成功率,效率也达到了50%,这两项数据都至少高出全队平均值10个百分点。拦网环节胡铭媛也交出了25分、局均0.5分的成绩单,在队内排名第二,仅略低于外援玛玛多娃。凭借着在联赛中的优异表现,中国女排2020年首期集训名单,胡铭媛顺利入选。
胡铭媛在比赛中
不过,在辽宁女排,胡铭媛是球队的绝对主力,但是在国家队,胡铭媛只是一名边缘国手,虽然跟随中国女排参加过世锦赛、世界杯等一系列国际大赛,但是她出场机会寥寥无几,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替补席上度过。下面,我们从中国女排的战术体系,结合胡铭媛的技术特点,来分析她竞争国家队主力的前景。
数据分析胡铭媛:进攻高效,拦网出彩,发球冲击性强
胡铭媛进攻数据
进攻:233扣135中,双率超50%
上赛季胡铭媛在进攻端共出手233次,命中135球,成功率达到了58%,出现9次失误和9次被拦,效率也超过50%,无论是扣球得分还是进攻效率,在排超各支球队的主力副攻中都排名第一。胡铭媛是国内“小快灵”打法的代表人物,在其余球队大都采取“高举高打”战术之际,胡铭媛的“小快灵”打法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,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,对手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限制她的办法和策略。
胡铭媛拦网在全队占比
拦网:总得分25分,局均0.5分
胡铭媛的身高只有1米86,这个身高在副攻中并不突出,尤其是在越来越多的球队采取“高举高打”战术的今天,1米86的身高在拦网时会比较吃亏。但是即便如此,上赛季胡铭媛在拦网环节仍然得到了25分,局均0.5分。虽然年龄不大,但是胡铭媛阅读比赛的能力比较强,她能在拦网时通过弹跳、预判和移动来弥补自己身高不足的劣势。
发球:166次发球,10次ACE直接得分
胡铭媛的发球非常有特点,虽然力量不大,但是发出的球飘忽不定,对手很难判断来球的线路和落点。上赛季胡铭媛完成了166次发球,其中10次ACE直接得分,出现了12次失误。尽管发球效率为负数,但是胡铭媛的发球能有效破坏对方的一传,令对手无法组织起快攻机会。而且失误率高,主要原因是胡铭媛在发球时敢于冒险,并不是一味的追求稳。
小结:作为一名只有24岁的年轻球员,胡铭媛能在身高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,在各个环节有如此表现,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衡量一名副攻在场上发挥最重要的两项数据,无论是进攻还是拦网,胡铭媛都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。凭借着在联赛中的出色表现,胡铭媛再次入选国家队是水到渠成的结果。
分析胡铭媛在国家队的战术定位
排超副攻数据对比
里约奥运之后,徐云丽选择了退役,再加上老将颜妮也年过30,中国女排在副攻位置上面临新老交替,近两年郎平指导对3号位球员进行了“海选”,期间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副攻从中脱颖而出,先后进入国家队参加集训,高意、王媛媛、杨涵玉、郑益昕、王辰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,郎平指导在一些以练兵为主的国际赛事中,给了她们充足的上场时间。
胡铭媛与她们相比,没有任何优势,毕竟高意的身体素质非常出色,杨涵玉有着世青赛MVP的光环,郑益昕技术全面,王媛媛和王辰玥都有联赛冠军身份的加持。然而,看似“一无所有”的胡铭媛却成功从中突围,迅速在国家队站稳了脚跟,虽然在世界大赛中出场机会不多,但是从郎平指导对胡铭媛的使用可以看出,她在国家队的战术定位就是“替补奇兵”的角色。
胡铭媛
胡铭媛上赛季在联赛中的数据虽然非常抢眼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国内球队大都采取“高举高打”的战术,所以对胡铭媛“小快灵”打法极不适应。但是国际赛场,有不少球队本来就采取“小快灵”或者“高快结合”的战术,与这些球队交手时,胡铭媛很难再发挥作用。而且,胡铭媛1米86的身高,一旦遇到世界强队,这个身高很难在进攻端突破对手的拦防,同时在拦网时也很难给对手的进攻制造麻烦。
小结:虽然在体育运动中,有着“一招鲜吃遍天”的说法,但是“一招鲜吃遍天”在排球比赛中并不适用,由于身高存在短板,所以胡铭媛在国际比赛中,只能通过“快”来起到改变节奏的作用,尤其是场面比较胶着或处于下风时,胡铭媛的出场可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。所以,在郎平指导的战术体系中,胡铭媛的战术定位就是改变比赛节奏的“奇兵”角色。
胡铭媛的发展方向
胡铭媛扣球成功率和进攻效率
1996年出生的胡铭媛今年才24岁,虽然身高已经没有了增长的可能,但是如果她能强化自己的各项技术,让自己的优势最大化,在国家队她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2018年年初还名不见经传的胡铭媛,能以黑马身份入选国家队,并且进入国家队短短几个月之后,就获得参加世锦赛的机会,次年又随队获得世界杯冠军,这足以说明郎平指导对她潜力的认可和能力的肯定。
胡铭媛在国家队
胡铭媛的出现,让中国女排由“高举高打”过渡到“高快结合”,郎平指导的排兵布阵和临场调整,因此有了更多选择和变化的余地。尽管身高上的不足,决定了胡铭媛很难在国家队打上主力,但是对于中国女排来讲,胡铭媛的战术作用不能忽视,这也是她接连进入世锦赛和世界杯名单的原因。
小结:对于胡铭媛来讲,未来她需要强化自己的“小快灵”打法,丰富战术球的进攻手段,令球队的进攻更加多变和立体,从而给对手的拦防制造更多困难。同时,胡铭媛的发球失误率偏高,这对于一名以“奇兵”为角色定位的球员来讲,会比较致命,因为替补上场之后,如果在发球环节接连出现失误,不但会送给对手直接涨分的机会,而且还会对本方的士气造成打击。所以,她需要在利用发球冲击对手和失误上做好平衡。
胡铭媛在国家队比赛中
总结:特点鲜明的胡铭媛,中国女排的“替补奇兵”
中国女排在副攻位置上的竞争非常激烈,身高不占优势的胡铭媛,凭借着鲜明的特点,从中脱颖而出,她的“小快灵”打法在国内副攻中最为成熟。尽管在郎平指导的战术体系中,胡铭媛很难打上主力,但是“替补奇兵”的角色同样十分重要,关键时刻上场之后如果能发挥作用,能起到扭转局势反败为胜的效果。
加油,胡铭媛!